感冒發(fā)燒常用方對證用法
1、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感冒發(fā)燒,口干而不欲飲水或飲水不多,口苦口臭口粘,頸肩背部酸痛,惡風畏寒,腰酸,納呆,可兼往來寒熱或脅肋部不適疼痛、頭暈目眩,平素大便溏或食涼則腹瀉者。
柴胡9克,桂枝8克,干姜8克,炙甘草5克,菟絲子6克,黃芩4克,天花粉4克,生牡蠣3克。
冷水煎開后改用小火煎二三分鐘,加蓋燜五六分鐘。一劑煎二至三次,早七時、晚五時和晚睡前各服一次或隔三四小時服一次。
小兒量:上方一煎分二至三次服或用小劑量。嬰幼兒干姜易炮姜,減辛辣味便于喂服,每服藥二至四湯匙。
加減法:口干飲水多、咽喉紅腫,黃芩、天花粉均用9克,干姜易炮姜;頸背部酸痛或惡風畏寒證不顯,桂枝減至3克。
如在炎熱夏季或患者當下惡風畏寒無汗癥不顯或有熱汗或形瘦體弱、體溫不甚高者,可用小劑量:
柴胡4克,桂枝3克,干姜2克,炙甘草2克,菟絲子2克,黃芩2克,天花粉2克,生牡蠣2克。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四時、晚睡前各服一杯。
注:⑴、此證型為少陽病,類象于濕煤燃燒后冒出的黑煙在狹小不通風的空間里彌漫。正治一方面開窗通風,一方面添材旺爐火。
⑵、此方不效可易以當歸四逆理中湯。
2、附子理中湯(丸)證:感冒發(fā)燒,昏睡喜臥,兩眼乏神。頭暈心慌,惡心欲嘔或嘔吐,小便頻少,便溏次多而里急。惡水怕觸水。舌苔膩。
黨參5克,生白術5克,干姜5克,炙甘草5克,黑附子3~6克或用丁桂兒臍帖外敷肚臍,一日一換。
煎法同前,三餐前各服一煎或隔二至四小時服一煎。小兒一煎分兩或三次服。
加減法:痛則欲便、便后痛減或額熱足冷加肉桂3~6克;腹瀉次多量多,加肉桂10克,兼口干飲水多、有輕度脫水者黨參白術用10克,加生淮山10克;渾身酸痛畏寒惡風者加桂枝8克;年高體弱者,不用黑附子。
注:⑴、此證型為少陰病的寒水證,類象于陰雨天的爛泥地。正治一方面給予睛天,一方面筑渠排水。
⑵、此方有成藥可替代。加肉桂者在南方名為桂附理中丸,北方名為參桂理中丸(北京同仁堂產(chǎn),參為人參,藥效顯)。大人一次服一至二丸,小兒服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丸,或以丸煎湯飲。
3、當歸四逆理中湯證:感冒發(fā)燒,疲軟嗜睡,兩眼乏神。渾身酸痛或惡風畏寒,患者自覺外有寒邪包裹,不得舒張,耐寒能力下降或夏季較平常不畏熱。無汗或少汗,胸悶。體溫不甚高。一般無面頰紅燙。
白術5克,黨參5克,炙甘草5克,干姜5克,黑附子3~6克,當歸7克,桂枝8克,白芍3克,細辛3克,通草2克,大棗2枚(掰開)
煎法同前,早七時,下午四時,晚睡前各服一杯。服藥前先用藥之熱氣熏臉。
加減法:腰酸者加菟絲子6克,枸杞3克,黑附子用3克;年高體弱者不用黑附子,用小兒量;黃芪體質平素多汗易汗表現(xiàn)為此湯證之當下雖少汗或不易汗出,可調整藥量:桂芍等量,去通草,細辛減量或予小兒量。
小兒量:白術3克,黨參3,炙甘草3,干姜3,菟絲子3克,枸杞3克,當歸2,桂枝3,白芍2,細辛1,通草2,大棗2枚(掰開)
煎服法同前,嬰幼兒可減量至一煎分兩至三次服。
注:⑴、此證型為厥陰病經(jīng)寒證兼臟寒。類象于穿著不透氣的緊身衣,憋悶頭暈,汗出不暢快。正治一方面去衣透氣排汗,一方面飲熱稀粥以助汗源。
⑵、方藥對證,見有汗、尿、疹為排寒之象。如見汗,汗出由多轉少或身由熱轉涼時應及時更衣,以防病復。
⑶、年高體弱者者,主訴證緩解當及時停藥或易方,繼以靜養(yǎng),飲食調理,否則過猶不及。
⑷、當歸四逆理中湯證體質患者,因外感或內傷雜病所現(xiàn)病癥大多可以之為應急之需首選。事實上,不少患者依我之囑家中常備當歸四逆理中湯,在秋冬季和初春,孩子或自已有不適,自行煎服,不效時再就醫(yī)。
⑸、秋冬季和初春當歸四逆理中湯證最為常見。季春、夏季慎用當歸四逆理中湯,確為此證者,用小兒量,中病即止。
⑹、女性經(jīng)期受寒感冒、發(fā)燒、咳嗽、腹痛、痛經(jīng)等或遷延至經(jīng)期仍不解者,多見此方證。
4、四逆湯加味證:感冒發(fā)燒,疲軟嗜臥,兩眼乏神,淺睡易醒,時煩躁者。體溫高低不限,但上午高于下午,傍晚略降,晚九時后復升。面頰紅燙或自覺燙而不紅,唇干喜舔。口干口淡并存,口干飲水多少均可,但未至大量飲水或喜涼者。無惡風畏寒,反畏熱,手足身熱或額熱手溫足冷??砂闊岷?,汗出熱不退。舌質淡、胖、嫩。
炙甘草10克,干姜5克,黑附子6克,菟絲子6克,生龍骨4克,生牡蠣4克。
煎法同前。隔二至四小時服一煎,體溫漸降延長服藥間隔時間。
小兒量:炙甘草5克,炮姜4克,黑附子3克,菟絲子6克,生龍骨4克,生牡蠣4克。煎服法同前,嬰幼兒可減量至一煎分兩至三次服。
加減法:額熱足冷溫差大或手足身熱卻口淡不欲飲水者,加肉桂3至6克或丁桂兒臍帖外敷右足底涌泉穴或熱水泡腳二十分鐘;春夏季以加肉桂為妥,秋冬季不加肉桂為宜。
注:⑴、此證型為厥陰病的虛寒證,類象于夏天的防空洞或農(nóng)村的地瓜窖,里寒(涼)外熱。正治當將被格拒在外的熱量收歸入內,以恢復里熱外涼或溫的常態(tài)格局。
⑵、此證型如方藥對證,服藥后體溫會在較短時間內明顯或逐步下降、臉頰紅燙減輕或消失。
⑶、如服用未加肉桂的四逆湯加味方,體溫未如愿下降反升得更高,且患者未出現(xiàn)口干飲水較服藥前加重或仍口淡,為潛降收降之力不足,應及時加肉桂或將丁桂兒臍帖外敷右足底涌泉穴或熱水泡腳十至二十分鐘,至額或背見汗。
5、大衍方證:感冒發(fā)燒,疲軟嗜臥,兩眼乏神,淺睡易醒,睡不踏實,多夢(話),煩躁者。頭腦昏沉,反應較遲鈍。體溫高低不限,上下午和晝夜無明顯波動。晨起或睡醒時兩頰紅燙或燙而不紅??诟娠嬎?,喜涼飲。熱汗,汗出熱更高。畏熱不畏寒,可伴惡風。喜揭被去衣近涼,手足身熱。腰酸。
炙甘草10克,干姜或炮姜5克,黨參9克,麥冬4克,菟絲子6克,黑附子1克,山茱萸8克,酸棗仁2克(杵)。
冷水煎開后改用小火煎十分鐘,加蓋燜五六分鐘。一劑煎二至三次,早七時、晚五時和晚睡前各服一次或隔三四小時服一煎。口干飲水多者可增加煎水量以之代茶,少量多次飲。
加減法:口干熱汗明顯者或夏季氣候炎熱時,黨參、麥冬易為麥冬9克、五味子4克(杵);腰酸明顯者,菟絲子易為熟地。
注:⑴、此證型為厥陰病的精虛證,類象于開水瓶的瓶蓋打開后,熱氣外冒了,不僅能量藏不住,而且瓶中的水也漸少了。正治一邊將瓶蓋塞緊,一邊適量加水不讓水汽外冒。
⑵、北方冬季室內供暖,要調低室溫至200C以下。無法調節(jié)者,在另一屋開窗通風降低室溫。夏季不可因患者喊熱而開空調,可開窗通風降室溫。
⑶、此證型如方藥對證,服藥后體溫會在較短時間內明顯下降、口干汗出明顯減輕。
6、上述五證型癥緩燒退后調理方:原則上服藥至便溏或便溏腹瀉者轉為大便成形或一日未排便時,大多兼口中津液上承、味甘喜吞咽或口干轉不干時,應及時換理中湯:
黨參、干姜或炮姜、白術、炙甘草各2至5克。三餐前各泡服一次。日一劑。連服三至五劑以善后。
注:此文是針對現(xiàn)今少明醫(yī)慧眼識機,使得眾多患者未得正治,轉投西醫(yī)或偽中醫(yī)屢受戕伐而作,以期患家得一簡便之法自醫(yī),同時補三七生先生所列治感冒發(fā)燒諸方證未及之處。得正治,非排陳寒者大多一至二劑緩癥,三劑就需更方收功。但醫(yī)道非簡單至此,故如有不效者應及時就近找明醫(yī)以得正治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